【禮煩則亂】
【辭書名稱】教育大辭書
「禮煩則亂」一辭,出自〔尚書‧說命中〕。
殷高宗武丁任命傅說為相,傅說向武丁進言祭祀的事說:「黷于祭祀,時謂弗欽,禮煩則亂,事神則難。」
傅說認為祭祀時態度輕慢不莊重,叫做不敬;
祭祀的禮儀太繁瑣就會紊亂;
心既不敬,祭禮又凌亂,要鬼神接受祭祀,也就困難了。
殷商敬鬼神、重祭祀,傅說認為祭禮應重在誠心,而不重在形式;
〔論語‧八佾篇〕亦有「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」之明示,祭拜應有「如在其上,如在其左右」之誠敬,意誠則心敬,神靈才樂於接受祭祀。
〔公羊傳‧桓公八年〕記載:「君子之祭也,敬而不黷。」
祭祀既以虔誠為重,故祭祀之禮儀不宜繁瑣,排場不宜鋪張。
因為繁瑣的禮儀,鋪張的場面,會擾亂心靈,破壞能重虔誠的氣氛,甚至褻瀆神明。
世人不明「禮」之本義,祭禮常講究場面,浮華鋪張,儀式繁雜,失本而重末。
傅說所稱「禮煩則亂」,就是強調「禮」應重質樸純真,莊重虔誠才對。
轉自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tu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_dmarc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